【導語】深中通道是世界級的跨海集群工程,其中,長約17.2公里的橋梁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設計建設者們始終將創新和綠色理念貫穿其中,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解說】從空中俯瞰,深中通道橋梁段和西人工島就像一只展翅的風箏,由中山大橋、伶仃洋大橋、非通航孔橋組成的橋梁段則是長長的風箏線。
【同期聲】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副總工程師 蔣明鵬:我們研發了一體化智筑塔機,形成了“高空移動工廠”,使我們塔柱(建設)相比傳統的工效提高了50%,減少了我們作業人員40%,在綠色建造橋梁施工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升級。
【解說】伶仃洋大橋處在珠江口臺風頻發區和海洋強腐蝕區,超大跨徑、超高橋面以及全海中大型錨碇建造等,為橋梁結構安全和耐久性帶來極大挑戰。
【同期聲】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 范傳斌:未我們聯合了國內的多家單位,歷時三年多進行了科研攻關,實現了超大跨徑橋梁鋼箱梁組合的系統控制技術,使我們橋梁的顫振臨界風度達到了88米每秒,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解說】從海底基礎到主纜架設,從橋面鋼箱梁制造到安裝,伶仃洋大橋首創了新設備新系統,在超高橋梁抗風等方面創造了5項國際領先技術。
【解說】而中山大橋的橋面鋪設首次實現了新材料的研發應用,不但更加綠色環保,工效提高300%,同時,大幅提升了橋面耐久性。(來源: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