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發源于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脈,匯入中國第一長河——長江。
金沙江沿岸風景秀麗,形成的峽谷兩岸村莊以發展農業為主。然而,險峻的地勢給當地村民外出造成了巨大的挑戰。過去村民們行駛在盤山路上飽受狂風暴雨,如今,主跨1386米的金安金沙江大橋連接了跨越云南麗江的金沙江兩岸的村民們。
金安金沙江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徑山區懸索橋。
主持人:以前當地村民需要開車1小時才能繞行到對面,如今有了金安金沙江大橋,僅需一分鐘便能輕松跨越。
旁白:我站在橋塔頂部的時候,嚇得渾身發抖。要知道橋塔頂距離金沙江江面將近500米,但是親眼目睹如此浩大的工程,實在是非常震撼。而這座橋也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
當地村民和福龍:主要經濟(作物)還是我們本地的水果,桃子之類的。以前去到有些縣城拉水果可能要走兩個小時左右,現在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
和福龍家住在附近的增明村,這個村子有800人。
增明村村民主要以種水果為生。10年前,村民要花好幾天才能把當季水果運出去。對于這些易腐爛的農產品來說,時間損耗的長短意味著收益的多少。
過去,村民們一年僅可以賺2000多塊,大橋和高速公路修起來之后,他們的收入也較過去十年翻了一番。
當地村民和福龍:都是我的。最重要的還是交通方面吧,還是交通要好,不然的話,你拿著東西出去,路不好危險,還有外面的人進不來,是不是?你不知道,真的,路還是關鍵。
張平是修建金安金沙江大橋的主要工程師之一。他剛剛做完膝蓋修復的手術,因此我去他家里拜訪了他。
金安金沙江大橋工程師張平:我們吊鋼梁的時候,下面這些防護品的全部做好了,從這個位置鋼梁底下到金沙江水面(有)340米左右,包括一個螺絲釘掉下去什么都看不到了。我們要把這個鋼梁放平整,相當于就是姿態比較穩定,高差不能超過50公分,超過50公分就有安全風險。
金安金沙江大橋的建設歷時三年半,使用了4萬噸鋼絲。這些鋼絲就像橋梁的肌肉一樣,牽引著大橋。張平從小就是在這片山區里長大的。他還記得小時候,這里沒有公路也沒有橋梁。
張平:以前我們小的時候,像從我們村子里面到縣城,剛開始都沒有拖拉機,那個時候只有馬車。
一座座橋梁,一條條公路。交通的改善幫助了中國實現脫貧。中國用了8年來消除絕對貧困,同時中國制定了避免重返貧困的精準戰略。
過去10年,中國支持改造建設了10萬公里干線公路,打通了貧困地區與外界的聯系。中國正在建設更多像金安金沙江大橋這樣打破世界紀錄的大橋。它們不僅僅展示了中國超強的工程建設能力,也表明了中國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