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G318線提質改造工程項目完成兩大施工節點——根要大橋首個承臺、三削一號隧道出口套拱完成澆筑。
G318線是我國最長國道。其中原G318線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境內的左貢縣田妥村至八宿縣根要村段,全長93公里,涵蓋國內因險聞名的“怒江72道拐”,海拔從4658米降至2822米。沿線地質災害多,加之原公路技術標準低、抗災能力差,交通事故頻發,線路亟待改造。由公司承建的G318線提質改造工程項目沙益村至根要村區段,線路長19公里,施工內容包括長約1.6公里的橋梁、11.2公里的隧道以及6.2公里的路基等。
根要大橋是提質改造項目關鍵工程之一,首個澆筑完成的承臺是大橋1號墩承臺,為后續橋梁主體結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該橋梁地處昌都市左貢縣田妥村東側至八宿縣根要西側的重要路段,肩負著連接峽谷兩岸、保障交通暢通的重任。1號墩承臺為六邊形,邊長7米、高4米,共需澆筑510立方米混凝土。建設者們克服惡劣自然條件影響,從前期測量放線到鋼筋綁扎細節控制,從模板安裝到混凝土澆筑施工組織,精益求精強化管控,實現承臺順利澆筑完成。
三削一號隧道也是本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采用單洞雙車道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行車時速為60公里,全長2613米,最大埋深約809.28米,洞身圍巖以為五級圍巖為主。隧道位于左貢縣沙溢村范圍內,穿越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之中,地勢復雜,全風險高,施工區域內無網無水無路,施工條件極差。出口套拱的澆筑為隧道工程推進注入了強大動力。
G318線提質改造工程建成后,將極大緩解各條進藏公路通行壓力,完善西藏自治區交通路網,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巴桑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