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援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后續維保技術援助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由中交二航局實施,實施期限36個月。實施內容為對中馬友誼大橋進行初次修復及預防性養護,健全大橋維護檔案,開展大橋檢測與評定,對大橋進行日常保養和對馬方維保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等。
據悉,3月20日,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王立新與馬爾代夫基礎設施部長穆特塔利布分別代表中馬雙方簽署了援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后續維保技術援助項目實施協議。中國商務部、馬基礎設施部、外交部官員共同出席簽字儀式。
根據中馬雙方簽署的該項協議,由中交二航局作為援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后續維保技術援助項目的實施單位。本項目將形成一系列智力成果,包括一套服務于橋梁檢查、評定和保養的橋梁管理系統;為馬方培養一定數量的橋梁維保技術人員;完成援助周期3年內的初始檢查、日常巡查、經常檢查、定期檢查、特殊檢查、定期監測、定期測量工作的檢測成果報告等。
中馬友誼大橋是由中馬兩國共同商定,中國援建的連接馬爾代夫首都馬累、機場島和胡魯馬累島的跨海大橋,于2016年3月開工,2018年8月30日建成開通。中交二航局團隊攻克珊瑚礁復雜地質、深水長周期波、高溫高鹽高腐蝕性三大世界性難題和物資匱乏、航空限高、環境惡劣等系列困難,在33個月工期內實現馬爾代夫人民的“橋梁夢”。
該項目是中馬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通車五年多來有效改善大橋連接的兩岸三地的居民交通出行環境,促進馬累區域經濟發展。該項目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杜才良、孫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