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的提出,使成都、重慶兩地互相交流、優勢互補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在此背景下,成都向東、重慶向西成為必然的趨勢,?金簡仁快速路二期工程便是成都市“東進”?區南北方向的重要通道。
沱江特大橋是金簡仁快速路控制性節點工程,自開工以來,面對征地拆遷難、工程體量大、物資運輸難、工期緊等多種困難,項目部克服疫情影響,成立了以黨員領導班子帶頭的領導小組,聚焦項目建設難點、堵點和痛點,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設立黨員責任區,有力保障施工建設穩步推進。
自2021年3月進場以來,金簡仁項目堅持在各工區間開展“大干100天”、“抓重點、攻難點、保節點”等勞動競賽,從質量、安全、進度、創新、團隊等全方位入手,鼓勵多支隊伍同臺競技,使全項目加速進入“開戰即決戰”狀態。
結合公司“安全月”活動,項目在積極開展各項安全競賽活動的同時,發放《安全生產手冊》、集體觀看安全警示新聞報道,開展消防應急演練,為施工生產順利進行提供了理論支撐。不僅如此,每周一次的生產例會還對各分包班組提出管理要求,對現場問題做到及時整改,部門內部做到時刻交流,在保證施工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搶趕項目進度。
項目部采取“動態控制進程,實時調整計劃”的進度控制策略,與施工隊伍簽訂多項生產協議,并要求各隊伍根據自身情況編制進度計劃,項目部再按計劃統一安排設備、材料供應。在穩扎穩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調動了班組生產激情,形成“有秩序、聽指揮、大協同、能攻堅”的局面。
項目部不僅廣泛運用BIM進行三維場景模擬、鋼結構碰撞分析、虛擬預拼裝等新技術管理,還廣泛開展設計優化、技術創新。在確定主橋圍堰方案過程中,項目團隊多次比選,采用了先施工鋼圍堰再施工樁基的方案。相較鋼管樁圍堰方案,大橋主墩鋼板樁圍堰方案取消常規鉆孔平臺,節約鋼材約4000余噸;“先堰后樁”方法取消了水下封底環節,節省封底混凝土3000余立方米,同時避免對水環境生態造成污染破壞。
金簡仁“智囊團”排出任務書,掛出作戰圖,定出時間表,保障了保通路提前通車、主墩首樁成功澆筑、主墩鋼板樁圍堰合龍并成功抽水、首榀箱梁成功澆筑、主墩樁基完工等多個關鍵節點勝利。(張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