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隨著主橋右幅中跨合龍段混凝土澆筑完成,公司承建的九綿高速公路LJ22合同段平武涪江特大橋主橋全部合龍,為實現九綿高速全線貫通及廣平高速連接奠定堅實基礎。
平武涪江特大橋是九綿高速公路全線控制性工程,全長1771米,主跨490米,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墩,墩高92.5米,墩頂0號塊高10米,總高度102.5米,跨度和高度均為九綿高速全線之最。
大橋上部結構為波形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采用分幅式單箱單室結構,主梁段采用標準段及合龍段掛籃懸臂現澆施工。單幅掛籃總重82噸,掛籃懸臂澆筑段共17對節段,最大單節段混凝土重量214噸,波形鋼腹板總重2127噸。波形鋼腹板連續剛構是一種新型鋼混組合結構,抗拉強度高,彈性模量高,與傳統結構相比減少了橋梁上部結構自重,能夠提高橋梁抗震性能,具有自重輕、便于裝配施工、全壽命期長、經濟效益高、造型優美、低碳節能等優點。
為將平均重達7噸的單塊鋼腹板成品精準吊裝至100多米高0號塊橋面,項目團隊在吊裝全過程進行幾何線形控制,通過鋼箱梁預制線形來確保安裝線形,用以調整接縫寬度和轉角,保證梁段對接質量和定位精度。此外在橋梁內設置了體外成品索技術,加大橋梁施工安全性,增強了預應力系統可更換性和可維護性。
平武涪江特大橋橫跨涪江上游,2018年動工以來頻繁遭遇淘金采空層、流砂層和流泥層等不良地質,塌孔卡鉆時有發生;兩岸山高坡陡,河道狹窄,在2020年平武縣“8.17”洪水泥石流自然災害中,唯一運輸通道G247國道多次塌方中斷,嚴重威脅鋼棧橋通行安全,給材料運輸和施工組織造成極大困難。建設者們戰洪水、斗嚴寒、防疫情,成功實現主橋合龍。
九綿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8513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交通運輸部確定的綠色公路示范項目,全長約244.6公里,起于九寨溝甘川界青龍橋,止于綿陽市游仙區張家坪。九綿高速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高速公路南北大通道,建成通車后成都到九寨溝車程將由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4小時,提升沿線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帶動沿線區域經濟和旅游發展。(舒洪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