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瓊
最近只要有一空閑就想去工地,一是因為崗位職責檢查工地質量,二是想看看工人們是否還有什么新的創意。
上次看到現場工人在模板上畫的圖形已讓我開了眼界。那是一塊比較干凈的竹膠板,工人把墩身模板圖用石筆畫在了上面,有三角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尺寸標注和部位都非常清楚。只見兩個操作工人對著那些圖形在認真拼裝模板,此時我腦海里一下子涌現出很多贊美他們的詞匯,什么能工巧匠,什么精益求精,什么敬業精神,似乎都不足以形容我對他們的敬佩。
這一次路過海堤,發現三個工人正在拼裝梯籠,地面上的圖案又讓我吃驚不已。走近仔細看,還真是他們畫的梯籠拼裝圖。
在工地干了幾十年了,在我的印象中,現場工人往往都是技術員和管理人員要求他們怎么做,他們就怎么做,什么圖紙之類的他們幾乎都看不懂,更談不上計算和畫寫了。可是現在,我突然發現工人素質和業務能力提高了,自己會看圖紙施工,說起來一些施工技巧頭頭是道。
的確,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創新,與時俱進,他們不再是“傻大黑笨”。再加上項目管理得當,新進場工人都要教育培訓,每道工序都要進行技術交底,工人們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大伙質量意識加強了,工程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把“精品留在當代,把承諾告訴未來”,這是溫州甌江北口大橋工地上的標語。我所見到的一線工人們沒有太多的言語,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卻是在踐行著這句話。他們,就像是“移動的圖紙”,在為這座世界級橋梁奉獻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