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哥,你現在是國寶級人物了哈,熊貓一樣。”只見盧春宇從小臂到關節曬得紫黑,與被短袖蓋住的大臂形成鮮明對比。額頭處有安全帽遮擋,還顯現著皮膚的白皙,眼睛往下卻因長時間裸露在太陽下已涂上一層碳色,只有帽帶給臉頰兩側劃出兩道白線。黑白相間,果然與熊貓有幾分相似。
這是中交二航局永嘉縣330國道改建工程永臨互通施工現場。中午12時,毒辣的太陽正炙烤著這片被鋼筋和混凝土包裹著的大地,永嘉項目首聯現澆箱梁澆筑已續了30個小時。
永嘉縣每年從5月下旬開始,高溫天氣一直要持續到國慶節前后。持續高溫作業,也成為永嘉項目必經的大“烤。從5月1日開始,永嘉項目即進入夏季作息時間。太陽在五六點鐘就將天照得透亮,330國道改建工程施工現場也在同一時間喧鬧起來。為了和工人兄弟們同步作息時間,盧春宇搬到施工現場,保證能在太陽升起前進入工作狀態。“上午11點到下午兩點,永嘉氣溫都在35度以上,我們一般不進行戶外作業,等到傍晚則加長作業時間追趕進度。”
“各部室、工區防暑降溫物資已全部分發完畢。如另有需要請立刻聯系安全部。”安全部長文龍幾乎每周都在工作群里發布類似消息。應急醫藥箱、藿香正氣液、人丹、風油精配備到每個工人休息區。“在首聯現澆箱梁澆筑期間,我們每天補充兩次綠豆湯,兩次西瓜,時刻保證飲水充足。現澆箱梁澆筑的60個小時里,現場消耗綠豆湯超過100公斤。”
330國道改建工程位于既有道路兩側,沿線工廠密布,車輛眾多。噪聲、尾氣,在高溫加持下,難免使人煩躁。面對這種情況,永嘉項目黨員先鋒隊站了出來,盧春宇就是黨員先鋒隊的一員。他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既是技術負責人,又是心理輔導師。“工人有什么訴求,我第一時間就能了解,也能解決。”盧春宇的臉已被曬成了熊貓,黨員先鋒隊的旗幟卻愈發閃耀。現澆箱梁澆筑期間,為保證工程質量,他們頂著烈日24小時不間斷施工,最終完成首聯現澆箱梁澆筑。
“科學的安排,充足的物資,精神的鼓舞,是我們面對持續高溫作業的三大法寶。”項目負責人李詩明這樣總結永嘉項目戰高溫的經驗。在這三大法寶加持下,入夏以來,永嘉項目高效實現多個節點,為2021年按期通車打下堅實基礎。(姚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