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斌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就安全生產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生命重于泰山。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絕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更不能將其視作無關痛癢的事,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4月29日,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
從總書記對安全生產做出重要指示到三年行動計劃印發,無不彰顯著全黨全國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和對人民群眾生命的無上尊重。這也啟發著我們必須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筆者認為,要筑牢安全生產防線需要踐行“工匠精神”,從思想認識、強化責任和狠抓隱患治理上下苦功夫,嚴控安全生產風險。
首先是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抓安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體現了深厚的為民情懷,為我們抓牢抓實安全生產工作劃定了底線紅線。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抓好安全生產當做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扛在肩上。要站在對企業發展負責的高度抓安全。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至關重要,必須帶著責任感、事業心和深厚感情,才能真正把安全擺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
二是壓實責任,健全體系,推進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改革創新。責任落實須從領導班子、黨員干部抓起,發揮引領示范效應,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要求,布置任務時直接到人頭。在制度體系建設上應不斷完善。從國家層面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到中交集團安全生產“十二到位”,是對安全生產作出的頂層設計和制度性要求,我們應在此基礎上針對企業實際在具體落實層面不斷細化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化、標準化,真正做到以制度辦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進安全生產。
三是精益求精,狠抓隱患治理,全力鞏固安全生產穩定態勢。治理隱患同樣需要“繡花功夫”。安全生產往往是動態的,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出現。筆者認為須用心做到以下幾點根治隱患:一是知道風險在哪里,做到風險全面識別;二是知道怎么解決風險,在施工方案、安全專項方案、應急預案上細化舉措,做到科學合理、管用有效;三是讓執行層、作業層知道怎么做,做好交底和培訓,提升人員安全素質;四是嚴格過程控制和監管,以嚴格的獎懲機制倒逼人員安全管理積極性和緊迫感;五是及時總結整改,將好的經驗推廣應用,不斷推進安全生產再上新臺階。概括起來就是“明確隱患、找到方法、告知方法、監督執行和整改提升”五個環節,由此構成科學的安全管理良性循環。以這種“工匠精神”進行安全管理,就沒有攻克不了的安全難題,就能在施工中有效保障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
可以說,安全生產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面對無處不在的漏洞和風險,我們應以“工匠精神”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將安全生產態勢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讓員工工作更放心,讓企業發展更平安。